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资讯

潮平海阔千帆竞 勇立潮头歌未央——江西教育改革40年综述

来源:《江西教育》 发布:2019-03-01

40年来,一代又一代江西教育人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和智慧推动江西教育事业披荆斩棘、不断前行,教育改革进程明显加快,教育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书写了江西教育发展进步的壮丽诗篇,开创了江西教育改革奋进、勇立潮头的新时代。

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25892所(其中幼儿园14952所、小学7760所、普通初中2140所、普通高中475所、中职学校366所、普通高校100所、成人高校8所、特殊教育学校89所、工读学校2所),在校生1031.37万人,教职工64.02万人,教育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4。

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毛入园率79.2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65.2%;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小学毛入学率和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103.75%、107.92%,巩固率95%;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推进,毛入学率89.5%;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升,毛入学率42%;特殊教育不断发展,在校生3.03万人,比2012年增加近万人。

01
回顾历程:江西教育改革40年的显著成就

江西教育改革的40年,是重整旗鼓、破旧立新的40年,是提质升级、促进公平的40年,是跨越发展、创造辉煌的40年。回顾过去的40年,江西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实现了7个“迈向”。

(一)学前教育:从“入园难”迈向“有园上”

1991年,全省公办幼儿园数量发展到4141所,在园幼儿39.5万人,幼儿园以公办为主,民办幼儿园偏少。

2001年以来,全省学前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数量占幼儿园总数的74.8%。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14952所,比2010年增加6379所;全省普惠性幼儿园9168所(公办4370所,普惠性民办4798所),公办幼儿园比2010年增加3943所。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25%,比2010年提高27.38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从此我省义务教育的普及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992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7%,巩固率达98.98%,比1991年分别增长0.5%和0.68%;辍学率为1.81%,比1991年下降0.45%。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为71.8%,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2006年,全省101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普九”目标。2007年5月,我省顺利通过国家“两基”督导检查。

2004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开始建立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我省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入学率和巩固率逐年上升,2015年-2017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93%以上。

进入21世纪以来,均衡发展成为我省义务教育的关键词。2018年11月,我省申报的20个县(市、区)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4个县(区)复查合格,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成为全国第13个实现全域通过基本均衡认定的省份。

同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将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列入民生工程。截至2017年,全省共有89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30330人,专任教师1527人,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

(三)高中教育:从“调结构”迈向“强特色”

在中央确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下,1979年全省高中教育开始进行结构改革,使学生能在高中阶段受到一定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01年始,全省普通高中招生数突破20万人大关,达到20.37万人。到2007年,全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到2009年,全省有省重点中学173所,省重点建设中学94所,重点中学和重点建设中学总数占当年全省普通高中总数56.1%,进一步扩充了优质高中资源。2012年,我省确定44所普通高中为全省首批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试点学校;2016年,又确定全省56所学校参与试验,试验学校范围扩大到100所。争取国家财政投入7000余万元,启动1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加强普通高中建设,进一步扩充了普通高中优质资源。

(四)职业教育:从“扩规模”迈向“优结构”

1978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只有149所,仅占高中阶段学校数的8.24%,在校生6.32万人,仅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的14.04%,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失调比较严重。1999年,我省诞生了3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到2002年,全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不计高等专科学校)发展到32所,次年招生总数35219人。

面对新世纪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我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采取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制定职业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多项有效举措,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将职业教育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精准扶贫、维护稳定、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整合中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农村职教发展,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加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启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优化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按照“一县一校”要求,推进各地中职学校整合。

(五)高等教育:从“重外延”迈向“强内涵”

1978年恢复高考,我省首先恢复了江西大学、江西工学院等高校的招生,全省共招生11475 人(本专科),高考录取率为6.43%。20世纪90年代起,省委、省政府促成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并成功推动南昌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全省高校实现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全覆盖。1999年全省高校招生人数为43586人,高考录取率上升到42%。全省本科高等院校数量达17所,在校研究生人数1573人,为1978年的92.5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高等教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18年,我省有15所高校实现了省部共建。高校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章程核准工作迈出新步伐。截至2015年底,全省高校章程制订核准工作全面完成。

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从1978年17人发展到2017年13477人(其中博士生377人、硕士生13100人),在校研究生总人数34530人(其中博士生1437人、硕士生33093人)。一流学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5年南昌大学江风益领衔完成的“硅衬底高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唯一的一等奖,实现了该奖项我省零的突破。打造特色新型智库,成立江西高校智库联盟,为江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2017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104.82万人,其中本科在校学生为53.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

(六)教师队伍建设:从“整体不足”迈向“全面加强”

1978年全省共有教职工357104人,其中专任教师为294741 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教职工640175人,较1978年增加了28万人;专任教师数556293人,较1978年增加了26万人。40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卓越成就,走进了新时代。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先后开展10次大规模评选表彰活动,全省1万余名教师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省模范教师”“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注重加强师德宣传,连续开展“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涌现出一批教师重大典型,支月英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并荣获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称号。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朱辉球教授荣获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学校”协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合作共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从2013年起,在江西师范大学实施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至今已招收免费师范生近1500人。明确教师每五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全员覆盖。

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全省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截至目前,共招收定向师范生3.9万余人。组织实施“特岗计划”,每年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农村学校任教,覆盖我省91个县近万所农村学校,为农村学校补充了近4万名以本科学历为主的青年教师。

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我省率先建立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发放我省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在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全面落实中央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为全省17个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发放人数约5.2万余人,发放学校3690所,发放金额1.27亿元。建立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制度,全省乡村教师根据在乡村工作年限、艰苦边远程度、交通便利程度、距离县城远近等因素,享受每月200元至500元等不同层次的乡镇工作补贴。截至2015年,国家共向我省下达教师周转宿舍专项资金6.589亿元,用于65个县、1169所农村中小学校,新建教师周转宿舍14072套。从2011年至2015年,省财政共安排教师周转房奖补资金4亿元。拓宽教师职业上升通道,有99人获得正高级职称。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制度,共有18万余名教师获得长期从教荣誉证书。

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全省共有2325所公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在编在岗的146496名教师进行了首次注册。加强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在全省11个设区市各选择1个县进行交流轮岗改革试点。2014年-2017年,全省共交流轮岗校长教师3.5万余人,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七)教育投入:从“努力筹措”迈向“优先保障”

自1986年起,省委、省政府规定每年教育经费必须达到“两个增长”,到1992年,全省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总支出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7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加近9亿元,年均增长14.04%。

2002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16.9亿元,2017年,我省教育经费投入达1174.4亿元,较2016年增长11.9%,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4.73%,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18.38%。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支出连续6年成为全省财政第一大支出。2016年,我省下达义务教育保障经费47.97亿元,比2015年的43.34亿元增长10.26%,比2006年的6.74亿元增长6.1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基础教育阶段投入320多亿元,在职业教育阶段约投入35亿元,在高等教育阶段约投入100亿元。

02
总结当下:江西教育改革40年的经验启示

一要聚焦“坚强保证”,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重要问题出实招,紧扣重大任务抓推进,紧扣重点工作要实效,持续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全局、抓党建、谋发展、保稳定、促落实能力不断增强,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序推进。“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成为生动的思政课。

二要聚焦“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进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0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实践能力。以“三色文化”铸魂,积极推动“三色”文化进入国家教材,近年来,国家中小学教材采用江西文化、江西故事、江西元素明显增加。围绕“知(学一些赣文化)、行(走一段研学路)、践(做一件公益事)”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

三要聚焦“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40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让人民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各地各校把教育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大特殊群体帮扶力度,各项教育民生工程任务落细落实,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公平步伐进一步加快。

四要聚焦“重要动力”,坚定不移深化教育改革。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40年来,我们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不断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出台系列改革文件。积极推进“四市三校”改革试点。创新省委组织部与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联合开展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深入推进,在连续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累计获得4金、26银、81铜的好成绩。

五要聚焦“重要使命”,坚定不移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40年来,我们坚持聚焦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谋教育,坚持将教育工作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积极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紧扣我省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布局。实施“百校联百园、千博进千企”,进一步健全高校与企业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对接机制。加快推进教育领域“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只跑一次”“一次不跑”改革,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助推营商环境改善。发挥高校文化领域研究优势,助推特色产业创新发展。

03
展望未来: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辉煌前景

一是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更加凸显。牢牢把握“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教育定位,认真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我省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确保教育事业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资源优先配置,确保“两个只增不减”投入目标在江西落地。

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更加健全。紧紧扭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突出铸魂固本,认真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充分运用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知识素养、综合能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将更加强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我省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抓住重点难点,推进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切实提升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将更加深入。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坚定不移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我省实施意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稳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和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实施好江西“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中外人文交流基地,构建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是教育事业发展根基将更加夯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成立全省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深入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建强建好各级党组织,持续开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察,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2019年1-2期


来源:《江西教育》
编辑:邹璋敏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